乌克兰你好怎么写?

单阵愈单阵愈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乌克兰:300年的战争与和平》 - 书摘 作者:[美] 康纳曼 / [加] 斯托金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4月第1版 第1次印刷 页数: 358页 开本: 特16开 ISBN: 978–7–5086 –7229—2 CIP号: 20172219 《乌克兰:300年的战争与平 》封面

推荐序 我第一次到基辅时,才刚满18岁;那时我想,在那些古老东欧城市里,基辅一定是最美丽、最令人神往的。我错了。虽然它的教堂和广场让人印象深刻,但我发现,基辅最让人沉醉的地方,在于这座城市所具有的丰富历史内涵——无论是漫步在圣米哈伊洛大教堂周围,还是坐在基辅河岸边,你都能感受到,这里发生过很多很多事情:英雄事迹和悲剧惨剧、辉煌胜利和惨重失败。

历史上,基辅曾经多次被敌人围困,几次差点被攻陷。1240年,蒙古军围城,基辅王公率军英勇抗击。但蒙古军围城长达半年之久,使得城内疫病横行,居民大量死亡。最终,由于瘟疫和粮食匮乏,基辅王公被迫签署城下之盟,答应向蒙古大汗低头,并缴纳巨额贡金。

1275年,鞑靼可汗率领20万大军再次进攻基辅。虽然蒙古军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但基辅军民奋勇作战,利用城防工事和蒙古军顽强周旋。经过一年激战,蒙古军损失惨重,最后由于瘟疫流行和缺乏粮草,蒙古军不得不撤兵。

1324年,喀山汗国率军围攻基辅。这次,蒙古军采取水攻火烧并重的方式进行攻击。面对强大的蒙古军,基辅守军无力抵御,只能退入地下工事内。为了瓦解基辅军民的战斗意志,蒙古军将数百名俘虏钉死在十字架上。尽管遭受这样的酷刑,基辅守军仍然坚持了一个月,迫使喀山汗国求和大臣亲自登城劝降。最终,双方议和条件为:基辅守军投降,但大汗必须保证他们的安全,并且不得加以羞辱和伤害。

以上仅仅是基辅300多年战斗与和平史的沧海一粟。可以这样说,整个中世纪,对于基辅来说是一个征战的年代——“他们在杀戮和掠夺中度过”(格列布·拉斯普京语)。直到俄罗斯帝国时期,基辅才得以真正平静下来,开始繁荣发展。

——袁俊生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推荐序二 为什么要读康纳曼的书? 因为他的书不是一部简单的“历史书”。如果简单定义的话,它是一部关于乌克兰中世纪历史的著作,那么为什么还要读它呢?因为作者在书中表达的不仅是这段历史的本身,还有他对于这段历史的思考。

从成书的结构中就可以看出作者写作时的想法。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历史上的乌克兰”“历史上的俄罗斯”以及“历史上的波兰”。在分别论述这三个国家的历史的同时,作者还试图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关系。通过这些关系的梳理,读者不仅可以了解各个国家历史发展的进程,还可以了解到这些国家是如何在与对方接触的过程中影响乃至改变自身命运的。这不仅是历史如何发展的过程,也是一段一段故事交织起来的片段。

除了结构的安排外,作者在撰写历史事件时也并不是单纯地就事论事。例如,他在谈到蒙古入侵欧洲时是这样写的: “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带领蒙古大军侵入多瑙河沿岸的地区……他们一路斩杀敌手,先后占领了基辅和契尔尼哥夫,并继续南征……”(P.95-96) 在写到俄国历史上著名的“特维尔条约”时,他也并没有单纯地讲述这场战役的胜利者是谁,而写道: “1494年至1503年间,俄国的舰队和武装人员控制了黑海的航运。……1502年,季姆采尔率领的俄国人突袭了塔奈斯克,并将这座城市洗劫一空。1503年,他又攻占了敖德萨……但是,1505年的‘特维尔条约’终结了双方的纷争……”(P.245-246) 这种写法让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简明扼要的“大事记”,而是让每一个历史事件的叙述都融入了作者的看法和理解。所以阅读本书时,有时候会有一种读史论的感觉。当然,这种融入作者观点的历史表述方式并非没有争议之处,不过这已然是作者不能更“主观”的表达方式了。

通过阅读这本书,也许我们可以学到康纳曼教授在书中所表达的最基本的价值取向。那就是无论对于哪一个国家或是民族而言,最好的状态都不是回到过去,而是创造未来!

——张瑾 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学院副教授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