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的演变历史

酆梓舒酆梓舒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我十年前答过,现在翻出来,文字上稍微调整一下,继续发出来 作为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它的制作和使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南宋的《梦粱录》一书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用磁石磨成指针”,可见当时杭州等地已有专门制做指南针的磁匠。至于使用方法,书中更记载了“以碗密封,置于枕边,夜静后,以指试之,南方甚准”。元代王祯的《农书·百谷谱·棉》中也有类似的记载 “用铁树一块,插于土内,远望之,以为正南;或用磁石,横束一尺许,以代指北。” 这都是利用天然磁石的指南性能来判定方位.到了宋代,人们已经利用磁铁的指向性来绘制地图和设计海船了。宋人马端临在《文献通考·经籍考》中提到"宋周氏又有《航海图》一卷,凡为海道千五百里,可据以为航海之准则矣......又尝见《大南海经》有梵字书,乃摩伽陀国(今印度比哈省北部)人所著,言其国往舶,往来海中行,以指南车为则。"所谓指南车即是利用磁石的指向性来标注船舶航行时的方位。这种指南车在唐代就已有出现了,但只是作为海上罗盘的辅助设施。而到宋代,它已经成了海上航行的主要导航工具。

关于古代罗盘的结构,北宋苏颂在其著作《本草图经》中有这样描述 "其器方柱形,中有轴贯其底,上有十字丝印,分为四室,每室中有一小刻漏,内露指针一茎,顶端微弯,以指探穴,随所至之方向,以应四时之候,其应无差。盖针之尖长仅半寸,其体轻锐细直,若此者所以能运巧而无所壅滞者也。周围刻十二辰位,及子午卯酉四正位,各置小盘,上设小刻漏,令知时序。中央立杆,上悬日月星辰像,每日初出先东,及暮各归其所。周围刻二十四气,各随节气置标志。顶上有旋钮,可随意上下推寻。"

这虽然是介绍水银温度计的结构,但也差不多可以说明罗盘的结构和尺寸了。不过这种精巧的装置并不是由我国古人独自发明的,它是古印度人的伟大创造。1953年在埃及考古学家发掘了一座古墓,从墓中的砖刻上清楚地显示了古埃及人使用罗盘的景象。这些罗盘的形状和现代的非常相似,只是没有固定在底座上,而是插在泥土里面。

随着时代的发展,早期的土法制作的罗盘渐渐被机械制造的罗盘所代替。明代末年,欧洲的传教士来到中国,带来了西洋仪器,其中就包括罗盘。这种罗盘的指针是用金属制成,通过水力或磁力的作用来保持指针的指向,并采用双数分格的方法来标记方位。虽然这种罗盘比较精密,但它必须依靠外力才能保持指针的方向,因此并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自导仪"。它是近代罗盘的先驱,并且对后来的陀螺导航等有重要作用。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