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姓在古代的地位

荆芦君荆芦君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东汉末年,司徒侯孝伯与司空蔡邕有矛盾,于是让堂外甥王甫、王吉冒充尚书令台传诏书给宦官,诬陷蔡邕父子。 当时太尉张奂听闻后非常生气,于是上奏朝廷,要求将二人逮捕下狱;而董卓则建议先召二人询问,如果确有其事再处置也不迟。 汉灵帝本来也对这两人颇有疑心,于是遣使者持节前往传诏,但二人接到诏书后并未立即行动,而是将诏书交给廷尉处理,以等待最终结果。 由于诏书由公府发出,所以二世子都认为是父亲受冤,于是到宫门外叩头请罪。 司隶校尉李肃看到他们父子如此老实,以为事有转机,便上书为他们辩护,不料却因此激怒了桓帝,下令用绳索缢杀三人,并将他们的头颅传递各处示众。 后来还是大将军梁冀出面,才救下了二人的性命…… 以上故事出自于《后汉书》之《蔡邕列传》,主人公正是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蔡邕之子蔡文姬的父亲蔡邕。

蔡邕作为东汉末期有名望的忠臣义士,在史书里却留下了这么一个污点。 而造成这一结果的根源,就是“谈”字。 因为传诏之人是尚书令台,而尚书令台属于尚书省的一部分,尚书省由十二人负责执行,其中一人兼任仆射,并另设左、右仆射各一人协助,而负责传达诏书的使者则称为“谒者”。 根据记载,尚书台共有三次重大失误:第一次是在王莽时期因误将“制书”给了萧雄;第二次是在东汉桓帝时因误将“策书”给了李膺;第三次就是在本文所说的这件事情,因为误将“节”给了王甫、王吉。 这三次失误导致的结局都很严重——萧雄被斩首,李膺入狱,蔡邕父子差点被勒死。 而更为巧合的是,三件事当中,每件事都是因一个字导致严重错误。 在“王莽时代”和“东汉末年”这两个时间跨度非常大的历史事件中,“谈”这个字居然一直保持着形近音同的意思不变!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何在东汉末年这样一个文字讹误频仍的情况下,偏偏“谈”字能够保持字形不变呢? 我想其原因无非有两点:一是“谈”字笔画比较简单,二是“谈”字不常见。 虽然两汉时期人们文化素质较高,但是字识不全也很常见(比如王吉就因字认得不全而被王甫带人羞辱),再加上当时纸价昂贵,很多人都有写字的习惯,因此出现讹误的可能性反而比较低。 另外,从东汉开始出现了“帖读”的方式(也就是把墨迹放在纸上阅读),这种阅读和书写方式使得字形更加固定,也更有利于正确率。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