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笔记中的那些离奇“痕迹”

通玲敏通玲敏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唐朝《玄怪录·郭待诏》里记载了这么一件事,有个叫郭待诏的画家去拜见卢杞,卢杞让他在屏风上画一只鹰。待诏提起笔来,刚画了一只眼睛,天就黑了…… 一夜过去,待诏毫无所获。第二天再去,看见卢杞正在生气,问他为什么发火,卢杞说因为有人偷走他的屏风!待诏这才知道自己的“失画”引起这场风波,他回去之后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终于想出应对之策——自己在原先那只眼睛的旁边再画一只眼睛。

等到卢杞怒气冲冲地前来领责,他发现那“叛徒”竟然在自己面前恭恭敬敬地行礼,顿时大惊失色:“你难道就是郭待诏?” 待诏微微一笑:“正是。” 卢杞气急败坏地说:“我让你画的是画,不是雕塑!哪有人把眼睛画成这样的!”…… 故事是不是非常玄幻?这就是唐人的笔记小说,跟鲁迅先生讽刺的“旧书摊上有一种古书,写着什么《墨宝苑》、《画史》之类”一模一样。

其实这本书里还有很多这样的奇事:某人睡觉醒来发现自己是皇帝;某人生病做梦,梦见自己变成蝴蝶翩翩起舞;还有一个人做梦,梦到自己和白居易对对子…… 这本书的作者是唐朝人张读,写的却是宋元明清的事(比如宋太祖赵匡胤“烛影斧声”,宋徽宗“金缕衣”),而且这些异闻传说也不是他亲自听来的,都是祖述旧文。 但是,这些故事除了“可疑”之外又有什么值得质疑的呢?作为读者我们只能相信或者存疑,作者本人也并无故意捏造的意思,所以也就没必要去考证到底这是不是真实发生过的历史事件。

这种态度让我想起孔乙己教小孩子写字时提到的“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矣。” 用现代科学来解释这类现象恐怕只能是“心理暗示”或者“巧合”。 例如《墨宝苑》和《画史》记载的那些名家的奇闻异事,仔细想来也是合情合理:他们本来就以书画闻名于世,世人自然对他们要求宽松,期待值较低,即便有什么异于常人也属情理之中;而普通人就不存在这种现象,但凡有点异于常人之处就会被无限放大,以为他们是妖邪鬼魅。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