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姓在古代的地位

覃丽淇覃丽淇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唐代,与李、王、刘等姓氏相比,可能还是差了一点;但是在宋代之后,这个排名就有点往后了…… 因为有一个“避讳”的问题。古人取名、建宅、出行等等都是有讲究的,要避开国君和当朝大臣的名讳。如果国君名中是某个字,那这个字就要被废掉不用了——这很麻烦。 比如宋太祖赵匡胤,他的祖父名字中有个“匡”字辈,为了避讳,所有带“匡”的字都必须废掉不用!于是“匡”字就成了一个禁忌字。而柳宗元的“宗”和苏轼的“苏”都带有“匡”字的偏旁,所以苏轼叫“东坡”,柳宗元自称“柳柳州”或“柳河东”,不能直书其名。

到了明代,朱元璋给朱标改名为“允炆”,为朱允炆——这个名字一直用到清朝末年。所以明初文人在文集中避讳很厉害。清初修《永乐大典》时也严格用了这个规矩——这也是目前我们能够看到《永乐大典》的原貌的原因。 如果出现国君和大臣同姓名的情况怎么办呢?那就把姓名中的一个字改为谐音字。如宋朝韩琦,原名韩仲卿,因为仁宗的名字中有“琦”字,改称韩仲奇或者韩奇州。唐朝王勃,原名王英,因为太宗名叫李世民,改名王鹏翼。

这种避讳制度从汉朝就有,但是不那么严格。到宋代变得比较严。到明朝成为最严格的时候。满清末期,由于朝廷财政困难,各地赋税难以收齐,因此就把各地有地位的人的名字登记入册,以他们的名字抵免税收。这种情况叫做“冠顶”(有点像现在的“捐官”)。那些有身份的人的家族往往人口众多,一代代传承下来,数万人都有可能是同一个名字。这样就给避讳制度带来了漏洞。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