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服饰:明代仕女服饰比甲

毛卿名毛卿名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明宪宗成化年间编撰的《大明集礼》中详细规定了后妃、公主等的服装,但并没有规定诸皇子服装,而据一些记载显示诸皇子的服装与后妃的服装大致相同。例如: (《大明会典》) 成化二十年正月“太监李广等赍锦衣卫冠袍给赐蒙古福余部”,注云:“各穿蟒衣,系绦,乘大马。”又如嘉靖三十六年四月“太府卿郑本公入贡狮子,皇后出御园观赏,命宫人穿着锦绣衣服,执扇侍立”。这些记载中的“锦绣衣服”“蟒衣”应是指皇帝的子孙所穿的丝绸绣衫。再如天启五年九月“皇长子冕服成,命内臣送太子仪仗赴东郊,祭天,回宫,太子升座”,其中“冕服”一词也说明是皇子所穿的衣服。万历末年,神宗为孙冀王朱翊镠设计的寿诞礼服图样,现藏于美国旧金山博物馆,这也能证明明朝皇室成员(包括皇子和公主)在正式场合常着汉服: 可见明太祖制定的服饰制度并未得到严格执行,至少皇帝和他的近支宗亲就未曾遵守。

至于一般文官的朝服,明朝初年似乎没有明确规定,按惯例应该是汉服,而且应该是有章服的。然而到了晚明,因为官吏袭勋和养俸都较高,加上财政开支增大,国家负担沉重等原因,政府无力给予文官们丰厚的物质报酬,于是就采取一种折中的办法——允许他们自行选择服饰,用比较宽松的政策来刺激他们在服饰上的消费。这样,宽袖大袍的汉服就成了官员们的标准装。不过,这种宽袖大袍显然不是明朝初年设置的“补服”,而是一种无补子的袍服。 至于百姓服装,明人张瀚在《松窗梦语》中记载:“国初,巾帽之制甚伟,过腰短辫于顶扎结,前垂数绺,如美妇盘发之意;亦插梳篦之类。然惟文士有之,若武职则无此打扮者。”这段记载表明初期男子汉装依然流行,并且女子也有穿男装的时候(如“美妇盘发之意”);还出现了“巾帽之制甚伟”的形容,即当时男子的帽子是很高的,而且上面还有饰物。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