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节日的顺序

束庆三束庆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中国古代没有“现代”的概念,更没有“星期天”这个概念,所以谈何“现在过节太乱、不够严肃”? 古代的“节”和现在的“节”概念不完全一样,而且有些古节今已不存,或地位明显下降(比如高禖祭)。

先秦只有“祀与祭”的区分,“祀”是祭祀天使(如祀日、祀月),而“祭”则是祭祀天地之神(如稷祭、稻祭)——总之这些神都是自然神。

秦统一六国后建立了郡县制,统一了文字和度量衡,并且以十月为岁首,定正月为农历一月。这一年,秦始皇祭祀天地于东方,以青帝位配,表示东方苍帝主宰万物;祭祀四方,规定春分祭东帝青帝,秋分祭西帝白帝,冬至祭北帝黑帝,夏至祭南帝赤帝。

汉承秦制,又创制了“五岳”说,正式给中国神话添上了五方五星的神灵体系。汉朝时又有“三老”制度,让年高的士人参与朝政,影响很大。 这时,人们对季节的划分已经有了阴阳之分,而且逐渐形成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说法。

汉武帝时,祭祀制度进一步规范化,并增加了献祭的典礼。东汉以后,又有了“三元”之说,正月十五被称为上元,七月十五中元,十一月冬狩,谓之下元——这和中元节的来历有关。

魏晋南北朝之时,上元节、中元节成了固定的节日,而寒食节、清明节也渐渐融合到了一起。唐朝之后,中元节又叫“盂兰盆节”,是为了纪念佛祖释迦牟尼的诞生,日期固定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日。

宋朝之后,人们过中元节的时候还增添了一项活动——“放河灯”,在河中放置灯具,任其漂流,代表给孤魂野鬼照亮道路的意思。 那么,古人是怎么过春节的呢?宋代时已经形成了“除夕”和“元旦”两天的节日,不过那时还有“尾牙”之称,即腊月十六,商家会在这一天准备丰盛的宴席款待合伙人,所以有“尾牙无客来”之语。

至于元宵节,早在汉代就已经有了,但真正盛行却是从宋朝开始。宋人玩灯耍法很多,最有趣的是“舞火龙”,用竹木做成龙的形象,外面画彩画上珠片等物,内点蜡烛,由人舞动,很是壮观。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