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姓氏怎么读?

钟长洪钟长洪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米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82位。 起源:

1、出自姬姓。周朝初年,黄帝后裔尧帝时有尧臣名“稷”(后称陶唐氏),舜帝时其后人受封于邰城(今陕西省武功县西北),国号唐,爵位公。周武王灭唐之后,将其地封给弟弟姬叔度,称其地为晋国。至春秋时期晋献侯时,大夫毕万受封于魏邑(山西运城地区闻喜县),其后子孙以邑名为姓;

2、源于上古部落酋长后氏族之称谓。相传大禹治水时,发现河道阻塞,洪水滔天,于是派益王率领民众疏通河道,并制定贡赋制度,以贡献多少定身份高低,百姓因而称之为后氏。夏代后相,殷商后甲,都是国君称号或宗室名号。到西周后期,王室衰微,天子实权被诸侯瓜分,国与国之间战争不断,一些姬姓小国沦为大国附庸甚至直接被征服者消灭,但周王室仍称王,这些小国的贵族往往以国为姓或复姓。战国七雄之中就有赵、燕、韩、魏等姓,而秦灭周后,一统天下,实行郡制,始有郡望之称。这些地名至今犹在,如赵国的邯郸,燕国的涿州,魏国的安陵(河南许昌市西南)等等。秦末乱世,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家天下,推行郡县制,但汉代承袭秦制,又加封功臣、亲属为侯者众多,因东汉诸列侯无封地,不能世袭,所以这一支的姓氏历史就隐没不彰了。直到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实行汉化策略,提倡鲜卑姓汉化,不少鲜卑姓改为中原姓氏,这一支的姓才重新浮出了历史的表面。

演变:

1、魏晋南北朝以来,中原战乱不断,自汉唐以来的姓氏文化遭到严重的破坏,许多姓氏消失了,也有的姓氏改变了形态。这时人口的大量迁徙使各地姓氏分布发生了变化,同时也带来了南方和少数民族的姓氏文化,使我国的姓氏文化开始融入新的血液;

2、唐宋以后,姓氏制度渐趋完善,姓名也逐渐固定下来,成了一个人唯一的代号。同时由于门阀制度的消亡,庶民也开始使用姓名而不是旧时的字号,姓名越来越与每个人绑定了,而不再仅仅是贵族的专利品;

3、明末清朝之际,出于维护汉族尊严和利益的需要,出现了不少“避讳”的趣事。皇帝的名字雍正,要是有人犯了,谁就要遭殃了!据说康熙年间有个进士,名字里带这个正字,殿试试卷发下来皇上看了很高兴,亲点二甲第一名,可等公布名单时,这个正字却被涂掉了,原来这个进士的名字里正好有一个正字,只因他名字中的第二个字是“光”,按规矩应避父祖之名,可不就倒霉了吗?还有浙江人沈德潜,写诗恭维皇帝,里面有一句“乾清宫里养威仪”,本来没啥,“威仪”指天子之貌,可是到了乾隆面前却出丑了——原句中第二个字是仪,犯了皇上名字里的一个字,只好把这行诗涂掉重写了。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