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姓是贵族还是平民?

敬玲芙敬玲芙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先秦时期的姓氏制度,和周朝的宗法制度密切相关。宗法制度的核心是一个“孝”字,而姓氏制度的核心则是父子连名。 《礼记·大传》:“祖者,吾闻诸刘氏,刘氏曰:‘我祖上也’;父者,吾闻诸梁氏,梁氏曰:‘吾高祖也’。是以祖祢之庙,谓之太庙;父宗之称,谓之大祖。”“大夫世卿,士世族,庶人世室。” 大夫以上世袭爵位,所以他们的名字在史书里经常出现,例如春秋时期的晋国赵衰、战国时燕国的甘茂等,都是其祖先名号世代相传的例子。但一般的大夫是没有自己封地的,他们的身份是在采邑里担任官职的,所以在典籍里的记载没有世卿那么详细。 士是周代最低一级贵族,有自己的封地,而且可以世袭。他们在典籍里的记载也比较多。如孔丘的父亲叔梁纥曾担任过陬邑大夫,他的封地在陬邑(今山东曲阜)。而孔子出生后,他的父亲就凭借自己的名字(伯鱼)给孔子起名。

上述这些人,无论是世卿还是士,他们的第一个名字都是属于祖先的,称之为“祖名”或者“字号”。而他们作为统治者的第二个名字才是真正属于他们自己。所以从周代开始,一个人的名字通常有两个层次。

到了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推行郡县制,世家大族的特权消失了,但是姓氏制度却保留了下来。秦汉之际,姓氏分离,汉姓从此确定。汉代以姓为主,同一姓中各个家族的人姓都一样;汉代以后,姓的意义逐渐淡化,成为了血缘关系的标志。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地位上升,他们对自己的姓名十分看重,常常一个字重复几十辈子。东晋王导少子王濛,他的母亲庾氏是晋明帝司马绍的昭仪,也就是后宫里有特殊地位的女子。因为皇帝是皇帝的儿子,所以王濛在宫里的时候,他的祖母宣穆皇后杨氏每次见他,都要称呼他为“天子妾某甲第某官某府君某字某侯某郎”,这一长长的称呼就是当时士族自我标榜的象征。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