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姓是贵族还是平民?

宗美灵宗美灵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子”在古代是尊称,不是姓氏(夏商周时代姓明确表父系传承),“姜尚”的“姜”是他的姓;而“姬发”的“姬”是他的宗号/谥号,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称呼体系。所以,“武王姬发”和“齐太公姜尚”是两个不同的人物。(秦非子因善养马被周孝王封为诸侯,史书称其为“秦非子”或“嬴非子”都是不正确的。他应该被称为“秦嬴非子”,或“嬴非子”比较正确,他的祖先是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嬴驷的父亲秦献公嬴师隰。) 春秋战国及秦朝时期,天子及诸侯都称自己为“孤”“寡人”,大夫称“不谷”“臣妾”“鄙人”等谦称。秦灭周后,始皇帝自称“朕”。汉承秦制,西汉皇帝也自称“朕”,王莽篡汉时改称“寡人”。东汉光武帝刘秀称帝后恢复汉朝旧称“孤”。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皇帝多自称“我”“吾”。隋文帝杨坚建国之初曾使用“吾”字,后来改为“我”。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初年,由于李虎被尊为太祖,李世民作为开国君主不得不使用“吾”字。贞观年间修《大唐演义》时,因为“我”有自负之嫌,改用“吾”书写。宋朝建立后,因为宋太祖赵匡胤祖先曾经做过后周藩镇节度使,而赵匡胤自己又曾以周恭帝柴宗训的名义发布政令,因此其正式称呼前必须加上“大魏”,以示与后周的区分。于是,“吾”这种普通的自称为宋太祖所专享。

元朝皇帝开始采用蒙语“吾鲁”,并作为官方文字载入史册。明朝开国君主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元朝以蒙古化名称称帝太过耻辱,于是规定自己统治时期以“我大明国”自称。清朝沿用明朝制度,也以“我大清国”自称。 那么,回到问题来,“伏生”的“伏”是一个姓氏——西周时期诸侯国邾国(今山东邹城)国君的姓(氏用于贵族,侯爵以下的“士、庶人”没有氏);这个“伏”又是他的名(官职名、字多由尊长赐给,故多为褒义)。至于这个“伏生”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历史书上没记载,我们只能发挥一下想象力了——大概是他的祖父名叫伏佑,父亲名叫伏崇,他排行老四,就叫伏生。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