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的故事:郑板桥轶事

池安艾池安艾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郑板桥,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 乾隆元年(1736),郑板桥考中进士,被任命为山西蒲州知府。按当时的规定,官员上任必须带上家眷,但是郑板桥却只身赴任,他告诉家人自己“宦游天下”的意义在于“为天子百姓办事,岂可贪图安逸”,而真正的家庭义务则由妻子顾氏一人承担。

在担任江苏范县知县期间,有一年发大水,郑板桥率民抗洪,因为劳累过度,染上瘟疫,差点丢命。后来他捐出养廉银治伤,又因朝廷拖欠俸禄,家庭生活困难,就亲自耕种,以弥补家用。他的诗文书画也常作为抵偿债务的工具。

在担任山东莱州知府期间,有个叫于园的翰林,生活荒淫奢侈,还盗卖官物,被人揭发后,皇帝要治他的罪,于翰林吓得赶紧跑到莱州找郑板桥求情。郑板桥见了他,不冷不热地说:“我正想向你求教呢!”说着让于翰林跪下,并告诉他,有人控告你贪污,证据确凿,你还是乖乖认罪吧。

其实,这些不过是郑板桥身为知府的公务而已。 乾隆二十五年春,母亲去世。郑板桥回去奔丧,途中遇到家乡洪水泛滥,便回乡抗洪。他在城墙边搭了个简易棚子住下来,每天带领老百姓挑土石、堵缺口,忙前忙后。有一天夜里,暴雨如注,城里的百姓纷纷拥到棚子里来躲避。郑板桥毫无倦容,不停地安慰大家: “雨下得越大越好,多积点水,把洪峰顶上去。”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