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代人取名有五原则六禁忌

后怡茜后怡茜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先放结论,周人取名主要有5个原则、6种禁忌。 5个原则是:不同类、不双声、不叠韵、不重复、不逆序;

6种禁忌是:不用邑名作姓氏、不用国名作姓氏、不用山名、水名、川泽名、丘陵名等作姓名,避讳皇帝的名字及同音字,不用繁体字,不用异形字。 周姓怎么起名字呢?周朝的贵族起名很有讲究,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不同族。即同一个家族的人不会用相同的名字。如《左传》记载晋文公有个哥哥叫大伯,还有个弟弟叫伯仲。《郑世家》载郑武公元妃姓姜,二妃姓姚。

二是不同地。周人的先祖原本居住在姬水附近,所以以姬为姓。而他们的宗庙和祖先墓葬在岐山之阳,因此称周。为了区别于其他氏族部落,他们在取名字的时候一般会用到“邑”这个地名。

周人在灭商之后,把原商王畿内的一些方国部落分封给宗亲和有功之臣,这些被封者的后代一般都以先人为宗,将先人的领地作为自己的姓氏。如鲁国的始祖周公旦,周初采邑在鲁,死后谥号“文”,所以鲁国国君的姓氏是鲁侯氏或鲁氏;卫国的始祖周公黑肩,初封于卫,谥号“桓”,所以称为卫桓氏;秦国的祖先非子受封于秦,战国初期秦孝公嬴渠梁将秦国国都从雍(今陕西凤翔南)迁到咸阳后,因秦地水多俗称渭水为渭河,故秦国人以河水为姓氏,姓赢氏;楚国的祖先出自颛顼高阳氏的附庸国巫氏,后国灭而支庶承袭,姓芈氏等等。

三是不用双声字、叠韵字。双声字和叠韵字现在读起来很容易区分,但在周代,许多双声字和叠韵字是不分的,要避开使用。比如《诗经·大雅·文王之什·大明》“维此文王,小心翼翼”中的“翼翼”,《郑笺》曰“翼如也”,即谨慎翼翼的样子。又如《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中“鹤鸣”之音“hè míng”,今则分为“hè xiāo”。再如成语“抑扬顿挫”的“抑”yī,读去声,指音乐节奏舒缓。此外还有“怡怡”“漪漪”“猗猗”“猗兰”“依依”“奕奕”“依依”等,都是双声字,在起名时需要注意避开。

四是不用字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这与第三条的原则有些重合,但是更侧重强调词义相似而读音不同的词语要避免使用。如上例的“翼翼”,如果是一个父亲多个儿子,那么第二字的读音也要相同或相近。这同样是为了避免姓氏用字的重杂。

五是不用重复的字。这一条好理解。就是姓名当中不要用重复的字。现在有些人给孩子起名,一个姓里面用两个字重复,如“李丽莉” “张方方”。这种名字在古代是不存在的,因为古人的名和字往往意义相关,或是表示德行的字与表官职的字相对,一般是不会重复的。

——以上五条原则来自杨伯峻先生《春秋名词解释》。

下面说一下古代的6种禁忌。

第一,不为邑立姓。这条比较好理解,就是不去以邑名为姓氏。这是因为周人讲究祖地的荣耀,认为邑是君主的地方,是自己国家的代表,用邑做姓氏是对自己国家的不尊重。这一点很好理解。我们现代人起名一般不会考虑到这些。可是古代不一样,古人起名是很慎重的,像范蠡帮越王勾践复国之后,功成身退,来到陶土旺盛之地,改名陶朱公,以此自居。秦始皇统一天下建立秦朝后,下令禁止百姓以天子之名起名,刘邦建立汉朝后,又规定不能以郡县为名起姓氏。其实这都是沿袭了周人之俗。

第二,不为国立姓。这条也很好理解。就是在姓的基础上,不以国为国之称谓。这一点其实与现代社会的观念是相符的,我们现在也不以“国”为姓。古人之所以有这样的忌讳,还是因为国是王朝的代表,是用以自称的,用国做姓名是对君主的冒犯。这点与第一条忌邑名做姓氏的理由是一样的。

第三,不为山川湖泽立姓。这一条也很好理解,就是不以山水命名的姓氏。原因跟第一条一样,是以地命名有损国家尊严。

第四,避讳皇帝的名字。这一点比较好理解。不过要注意一点,是避讳皇帝的名称而非其字。汉代贾谊《新书·修政语》中说“高祖斩蛇当道,故以蛇为姓”。这里贾谊说刘邦斩蛇起义,要把自己的姓命名为蛇,其实是一种避讳。同理,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姓原来是刘,由于他的母亲梦见天上的太阳入怀,于是生他时便避讳曰“秀”,所以他的一生都用秀代替原来的那个姓。

第五,不用繁体字。周代实行的是小篆字体,秦一统天下后,推行书同文字政策,统一使用小篆。但秦末战乱,小篆失传。汉兴以来,书法家们试图复原小篆,但终未能达到秦小篆那种圆润流美。汉以后的书法家们不断尝试,终于到了唐代,颜真卿等人复兴了秦小篆的书体,后人称之为“颜体”。随着印刷术的普及,铅字排版需要统一字迹,字形逐渐简化。到了近代,人们发明了简体字,而古文字学家们经过努力,最终确定了小篆的字形,并写入字典。现在的繁体字,其实是古文字学家们根据古代碑刻材料整理出来的字形。虽然字形上接近小篆,但读起来却是另一码事了。周代的姓氏用的是甲骨文或者金文,而殷商甲骨文中很多字与周文王时期的青铜器铭文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周代的文字跟我们如今使用的汉字有很大差异,其中就包含了许多繁体字。如果周人知道自己流传几千年后的后世文字能如此繁复,怕是不敢造字了吧。

第六,不用异形字。这一项跟第五条有点重叠,是指不用古文字中有异体的字。为什么会有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