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姓在古代的地位

阮轶南阮轶南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先秦时期,艾姓主要活跃于河南北部和山西南部一带,战国晚期赵国的卿大夫有“赵氏孤儿”的传奇故事,其家族就是晋国公族姬姓赵氏后裔;秦末汉初,南阳郡的方城艾叔之、颍川郡的颍阴侯侯爷以及巨鹿郡的太傅爷都是当时最有影响力的代表人物。

西汉初期,中原地区的姓氏格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很多姓氏消失或迁往他地,而南方的湘鄂赣川渝地区则有大量姓氏不断涌现并迁往中原,其中就有来自南阳郡的梅香公公(复姓梅林)及其后代司马相如,还有一位来自陇西郡的太守老爷,他就是后来被汉武帝赐自尽的李陵将军。

西汉末年,南阳郡的宗室刘崇与外戚王莽展开激烈的斗争,刘崇的部将纷纷以南阳为中心集结起兵,反抗新朝暴政,其中就有豫州刺史乔玄和颍川郡的阳翟侯袁绍,他们一个是刘崇的外甥,另一个则是刘崇的外孙。

东汉建立后,南阳郡仍然属于天下名臣贤士的聚集地之一,光武帝就是南郑人,章帝时曾下诏褒扬蜀郡太守第五伦及子弟,“其以伦长子放为骑都尉,赐爵关内侯,令随世奉祠”;灵帝时,大司农张奂因功被封为侯爵,“以奂高祖尝为匈奴中郎将,子孙世典西戎,故封奂为襄武候”,而这位张奂乃是南阳郡襄阳县人。 汉末著名文学家蔡邕在《独断》中还提到了这样一个细节:“故汉仪,诸侯秦灭韩、魏之后,各以郡为国,故曰‘楚庄王卒,世以为楚所本来无封,是亦谬耳。’”这句话的大意是说,战国时期各国封君大多是以封邑命名的,比如魏国公子信陵君魏无忌、赵国平原君赵胜等;汉代初期采用秦制,诸侯王大多以封地为号,不过到了后期,这种惯例就被打破了。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此时的南阳郡已经是汉朝的疆土了呢?

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关于南阳郡的记载就很少见了,这是因为中原地区经过秦汉时期的大规模移民潮已经基本整合成一体了,所以很难再找到单独存在的南阳郡。当然,这时的“南阳”并非指代具体的地理行政区,而是一个文化概念,指的是东汉十三州之一的荆州北部一带(相当于今天的河南省南阳市)。在这里居住的人们自称“南阳人”,而对外则自称“襄阳郡襄阳县”人,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这里有个宛县,也就是刘邦置沛县的原址。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