谌姓有那些名人

彭胤仪彭胤仪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一、历史上著名的谌姓人物 1.谌伯瑜,东汉末年大臣。官至尚书令。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魏王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汉献帝封操为魏公,加九锡。建安二十六年(221年)三月,汉献帝又诏操进封为王。是年六月,献帝诏命司空荀彧率军攻伐有“叛国之意”的徐州牧吕布等。十月,汉献帝下诏斥责尚书令谌伯瑜,因他推荐不彻底,说荀彧“军还之后,复坐射覆饮醉而失谏臣之节。”不久,汉献帝又下诏指责他“不能匡正君侯(指曹丕),纵酒荒迷,日暮倒卧。”《后汉书·卷六十四上·仲长统传》:“(仲长统)少时常梦上泰山,两手捧日。醒后心喜,以为吉兆。俄而太史奏:‘今夜泰山北斗,皆晕落。’于是京师震恐,名曰‘天缺’。时正光耀,世宗即位,百僚称庆。唯(元)怿在内,忧色忡忡,谓人曰:‘吾夜梦上泰山,手捧日月。明日当登殿,若见两手捧日,便应拜贺;若无此象,方应欢喜。’其夜,果然梦见如此。及世宗登基,元怿入朝,遂拱手而立。或问其故,元怿曰:‘我梦上泰山,双手捧日,今日皇上登基,正应此梦。’世宗喜曰:‘何如?我今为皇帝,当寿如南山!’元怿答曰:‘愿陛下如是。’世宗笑曰:‘卿宜做寿,朕当与卿同乐。’元怿大喜,出宫而去。次日早朝,世宗特赐元怿美食,酒肴兼备。元怿心喜,手拿酒杯,正欲饮酒,忽然两耳赤烂,鲜血淋漓。世宗慌忙命人取水,洗净血迹。不多时间,元怿浑身瘙痒,毛发皆立。世宗急召医人治疗,服药无效,元怿身痒如刺,钻心难忍,两手摇动,头旋目眩,一时晕倒于地。” 2.谌浩,东晋时期豫章郡新干县(今属江西)人。初为豫章国左尉,后任宁远将军、荆州刺史等职。

3.谌昱,南朝梁文学家。字昭德。江陵人。祖上是东汉三公之一太傅贻。曾祖父世标在西周作过丞相。父亲晖在晋代作了征西大将军。

4.谌彦,隋代扬武郡沙溪人(今陕西省凤翔县城西北约50公里的横水镇)。父谌士洛,北周武帝时授仪同三司。隋文帝开皇二年(公元582年)二月癸酉,隋炀帝杨广派尚书左丞宇文述等率兵击吐谷浑。隋朝大军与吐谷浑兵交战于赤水原,双方死伤很惨重。当时,吐谷浑的伏俟城只有两座烽火台,相隔二里多路,隋军从中间攻击,一举将两座烽火台全部摧毁。这次战役,隋军阵亡一万多人,俘获大批牲畜和财物。杨广非常恼怒,下令将战死的士兵的尸体运回长安,让他们在华山脚下就地埋葬,并命令当地官府修建庙宇,每年春秋两季祭祀死者。

同时,杨广还下诏让天下各州郡推举孝廉廉吏。 杨广这一举动,实际上是效仿东汉光武帝刘秀的故事。 刘秀建立东汉王朝后,为了树立“得天下之本”的形象,也为了笼络人心,曾下令天下各州郡“每岁上计之时,各荐孝廉一人”。后来,汉明帝时规定:“举孝廉岁尽不行,皆有罪。”到了汉朝后期,这种制度逐渐荒废。 西晋永嘉之乱后,中原士族纷纷移居江南,他们的风俗习惯也随之带来了南方。隋炀帝时实行进士科取士的制度,这些风俗习惯也逐渐融入了科举考试的内容之中。不过,用孝廉来取士的制度,却继续在隋代延续着。 隋炀帝派宇文述出征吐谷浑的次年(公元583年)四月,隋炀帝的宠妃萧氏的哥哥萧瑀被任命为尚书右仆射兼知宰相事。这时,一位名叫庾质的政治家提出了不同意见:“古礼,亲兄弟不宜同时并列执政。现在尚书省长官(尚书令)裴矩、纳言(侍中)苏威与我们一起共掌朝政多年了,而萧瑀又是皇后(萧氏)的哥哥,我们不应该屈尊位居他之下。请陛下另选贤能,让我们把位置让给萧瑀,这样才符合古礼。”

这时的隋炀帝正在气头上,听到这话很不高兴,顿时翻脸斥责他说:“你是国家重臣,怎么能说出这种话?” 没想到,庾质竟振振有词地说:“我是国家重臣不假,可也是忠臣啊!” 接着,他又继续说道:“如今百姓穷苦不堪,府库储蓄耗尽,而皇上您远征高丽,连年不归。臣下我认为,这不是万乘之主应该做的。况且突厥始毕可汗屡次侵犯边境,臣下我请求出兵讨伐。以上这两件事情处理完了以后,再谈省官、让贤的事情也不迟呀!” 听他说得理直气壮,隋炀帝无言反驳,只好气呼呼地对身边的人说:“这个庾质,真是狂妄自大!”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