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科举中已有“同等学力”者

汤起荣汤起荣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明初,国子生除岁贡外,还有“例贡”和“恩贡”两种取士方式,国子生只要学业合格就可通过这两种形式拿到进身之阶——举人、进士。而明中叶以后,国子监的规制渐渐发生变化,岁贡之外又增加了“优贡”和“副贡”—— 除了正额六部九卿的官学生以外,另有恩贡二十一人(《明史》卷三○一); 嘉靖九年(1530年)始设南监,并添造府第,置祭产,选宗室入内读书(《明史》卷三○八); 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复开北监(《明史》卷三○七); 此外尚有“优贡”“副贡”,《明史·选举志》称: 这种不断扩大的取士规模显然有利于社会下层的知识分子的晋升,也使得他们通过考试进入仕途的机会大大增加,正如一位名叫张瀚的生员在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的考试中所得的第一甲第五名后说的: “今上初政,拔擢人才,诚为盛轨!”(王圻等撰《续文献通考》卷二九引) 不过从明中叶至今,对于“广取士,多登科”的批评一直存在,他们认为这种取士机制使进士的质量远不如前,正如冯梦龙所说: “近代科场之弊,惟南方最为甚……至北直隶次之……”(转引自吴承明著《中国古代的商人和工商运动》第七章“商人、商业与科举制度”) 其实这种“多取士”的局面虽然扩大了底层知识分子入仕的机会,但同时也带来了另一个问题——这些人经过十几年的刻苦攻读终于取得功名,但他们在乡试或会试中往往又很难脱颖而出,于是乎便形成了“监生出身者十人之中多六七人,举人出身者十人之中仅一二三人”的状况(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三“同姓异居”条引黄瑜语),这些人在获得进身之阶后依然难于获得职位,于是在明末形成了“富者得以赀始显,贫者得以经始贵”(周亮工《书影》)的特殊情形。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