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的6个历史文化典故

季珈轶季珈轶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和阗玉——得玉之源 和阗位于塔里木盆地边缘,古代属于西域三十六国之一。《汉书·地理志》记载“其宝玉以黄绿色为主,其中夹杂黑斑者称‘猫睛’;纯黄色者为上品”。唐代诗人李商隐居《咏和阗玉》:“绝代精真质,非烟亦不雕。润侵肌玉冷,光借月轮高。笔管轻宜握,簪花小易搔。” 北宋时,和阗玉运往开封的数量已十分可观。《宋会要辑稿》中载有“和阗玉三千八百斤”的记载,而运往其他地方的和阗玉也不在少数。南宋诗人周文甫曾在诗中描述和阗玉的产地状况:“雪浪喷空晴似雨,云根倒影碧如天。玉壶盛水明如镜,知是昆仑积水盘。”

2、良渚文化玉琮——文明之光 新石器时代晚期(约公元前3000年),在中国长江中游的良渚地区出现了良渚文明。目前已发现的良渚遗址分布于今浙江余杭、安吉、德清等地区。 在良渚文化遗址中发现大量玉器,形状多为璧形、琮形和环形的,而且多有纹饰,常见纹饰有弦纹、横条纹、勾连云纹等。这些玉器制作精湛,有的光洁如水,有的雕刻精美、纹饰迷人。良渚人已经掌握了玉料的加工方法,能对玉料进行解玉、片料、琢玉、刮磨、抛光,制作出形态各异的玉器。 值得一提的是,在良渚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呈长方形、表面光滑、边缘磨圆、中部有孔的原型玉琮,以及大量作为礼器的玉琮、玉璧、玉璋等文物,这也是目前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新石器时代的玉琮。

3、红山文化玉龙——龙之起源 “玉龙”为细泥质,全身透闪绿,局部呈现淡青色,有血痂一样的红色斑点。龙身作螺旋式鳞纹,嘴部有对称的鼻孔,鼻端向上隆起的圆珠为鼻梁,两眼平视,有眉眼之分,颈部略粗,腹下敛,尾上翘,体态丰满,栩栩如生。 据考古学家分析,这条“玉龙”是由红山文化中著名的“龙头形器”演变而来的,是目前已知的最早且形象最完整的龙的实物证据。

4、凌家滩玉琮——中华第一琮 该玉琮通体浅棕色,有暗灰色斑迹,最大直径9.8厘米,孔洞的直径为5.4厘米。1987年12月,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凌家滩墓地1号墓中出土。现藏于安徽博物院。 这是目前所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用玉琮祭祀的遗址,由此证实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已有祭天祀地的礼制产生,也证明了玉琮在当时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之物。

5、大禹治水玉圭 ——大禹治水的信物 1965年,在河南省洛阳市东的孟津县东北约7.5公里的洛阳镇附近,发现了一个新的龙山文化城址。在这里不仅出土了大量的玉器,还出土了一块长条形的翠绿晶莹的玉石,上面镌刻着几道竖行线条,共计17个篆字,详细记载了公元前21世纪大禹治水的情况。 这件玉器被命名为“禹碑”或“大禹治水玉圭”。经专家考证,这件“大禹治水玉圭”上的文字与殷墟甲骨文、商周金文相比拟,应属汉字始祖“甲骨文”一系,是我国迄今发现的年代最为久远的文字证据。

6、后母戊鼎——至尊至贵之物 后母戊鼎于1939年被发掘并命名为“后母戊鼎”,因体型巨大而且又被称为“东方第一大鼎”。2006年由国家文物局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展览的文物名单。后母戊鼎不仅是研究先秦时期青铜铸造业的重要资料,而且还是了解商代历史与文化重要的文物古迹。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