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服饰之:清代蟒袍

欧盛辉欧盛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正名 《清史稿》中“袍”和“褂”的区分: “袍”,《清史稿·舆服志》中有如下定义: “缎袍”即“夏袍”,是四品官以上文武官员穿用; “棉袍”即“夹袍”,是六品官以下至庶民皆穿用; 可见在清初期,“袍”与“褂”的区别,主要是材料与里外的区别,并不涉及形式。

2、立领对襟上衣下摆开衩,四片裁缝制,有扣子的称为“袄”,无扣子的称为“褂”。 这里需要注意: 此处“四片裁缝制”,并非指上衣下摆由四个侧缝构成(否则,那还叫“衫”了);而是说明上衣下摆的样式,从明代的直筒型变成清初的梭形。至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改变,史书没有解释。

3、立领对襟上衣下摆不开衩,两片裁缝制的,叫“短袄”。 这是一种特例,一般出现在旗人妇女身上。

4、无领大襟右衽上衣,多用作常服,又称“背心”或“汗衣”。 《清史稿·舆服志》对“汗衣”的定义如下: 根据这个定义,“汗衣”其实就是没有领子的大襟衣服。由于穿着时系扣扣子,又区别于“内衣”,称之为“汗衣”。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