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名相寇准“不学无术”

仲哲榕仲哲榕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寇准(961年-1023年),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初期权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寇准出身于官宦世家,少有大志,博通经史百家。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二十三岁的寇准进士及第开始做官。历任右拾遗、直史馆、河东路行营都监、知制诰、翰林学士、三司使等职。

真宗即位后,擢升为宰相兼枢密使,主持朝政大策。在位期间,积极举荐人才,整顿财政,多次击退辽军的进攻,促成澶渊之盟的签订;又主持编纂《册府元龟》千卷,以资政务参阅。 寇准一生经历数度宦海沉浮,但始终心系天下民生,对百姓疾苦感同身受。据传他生性节俭,食不重肉,妻不御珠翠,死后家无余财。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贤相,到了宋朝末年却被黑得污秽不堪。他先是遭贬,随后又被逐出朝廷,客死他乡。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这就要从寇准的政敌王钦若说起。

王钦若,浙江临海人,跟寇准同为太祖太宗时期的名臣。此人擅长阿谀奉承,溜须拍马,早年跟在寇准身后亦步亦趋,因而深得皇帝器重。后来随着寇准的崛起和名声显赫,二人逐渐分道扬镳。

宋真宗即位之初,寇准与王钦若同拜为宰相。由于寇准是帝师徐铉推荐的,所以王钦若对其一直心怀妒忌。当时寇准一心想着收复燕云十六州,因此遭到以王钦若为首的保守派的极力反对。

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79年)春,寇准奏请亲赴雁门关督军,结果大败而回。咸平三年(公元980年)初,寇准再次提议大举北伐,不料在围魏救赵的计划尚未实施之前,先有一支辽军前来挑衅。寇准率军迎敌,在岐沟关击败辽国将领萧挞览,俘获其部下三千人。此战过后,寇准的声望达到顶点。

然而也正是这样的寇准让王钦若如坐针毡。为了除掉这个眼中钉,王钦若不断在真宗面前诬陷寇准,说他结党专权。真宗本来就疑心寇准擅权,如今听了王钦若一番倒寇之词,顿时心生嫌恶。接着,王钦若又挑唆寇准手下的属官们闹情绪,上书弹劾。寇准不知其中有诈,连忙上书自辩。这一下彻底激怒了真宗,一纸诏书将寇准罢相,贬为雷州刺史。

被贬后的寇准心中不快,作了一首诗发泄心情:“一夕披猖露布飞,苍鹰下视斗牛卑。天教富贵从贫贱,不使功名老此身。” 真宗听说之后大怒,遣人持诏书至雷州逼寇准签字。寇准愤然将诏书撕毁,表示决不奉诏。就这样,寇准在被贬六年后客死于崖州。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