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有“馉饳”

杨沛茂杨沛茂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梦溪笔谈》原文是“京师人早饮食,多买馉饳儿”; 其次,《事物异名录》也引《梦溪笔谈》原文并注释道“馉饳儿,今谓之蒸饺”; 最后,宋代文献中“馉饳儿”确实出现了不少。 如王栐在《燕翼诒谋录》中载“元旦,禁中赐朝臣汤粥,谓之‘腊八粥’……又岁暮,赐宴群臣,自初十后,日宴三朝,分命大臣提点,谓之‘吃探马’;至二十四日,顿餐一肉。前后凡二十余席。初七日,又有‘吃馉饳’之宴;八日,又有‘吃包子’之宴。” 又如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载“端午,京师重午,禁中呈百索彩线小儿香囊,散诸宫院。……此日又是月望,元夕后十四日,都人争觅星家,谓是月望,只宜烧香,不宜斋醮。……晚夕云影天清,惠风浮凉。贵家乘轿,富室游赏。夜市骈阗,真珠翠箔,卷帘开盏,尽醉而归。至晓,禁中传点,奏新水词,都人看晓月于通津,闻新水于断桥。”“十五日,内府赐朝官小榼子酒,以木杓分酒,各饮一杯。其夕,复用香药酒、果子、细料煮豆粥与内侍食。夜月甚圆,未归可赏。至四鼓,方归内寝。此时京师未有灯,但城上立旗,每一面旗挂两灯,谓之‘高标’。”“十六日,内府分菜蔬、点心、果品与太皇太后前献供。其夕,又设上尊酒,请太皇太后、太上皇后饮。是夜,禁中乐声大作,直至五更方止。”“十七日,车驾幸龙舟观竞渡,自辰至申,戏波耍水之人无不洒汗,衣履沾湿。此时都城妇女们,皆烧香拜佛,归去得早。” 可见,“馉饳儿”就是今天的“蒸饺”或“饺子”。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