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 四季是什么样子"?

莘婧涵莘婧涵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兰中四君子”指的是:梅、兰、竹、菊,没有春兰秋菊一说,只有梅兰竹菊。 梅香傲霜雪,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兰香味清丽幽远,故有“空谷佳人”之称;翠竹临风,有“未出土时先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之喻;菊花晚开花,据传是“延寿客”,又因“色白属金”,被看作是“金英”。 历代文人墨客爱兰成癖,作诗写文,寄情于兰。“侍梅香而咏‘疏影’(《咏梅》),采莲蓬以唱‘江南’(《采莲》)”“借青藤以画‘兰草’(《青藤图》),用白描以绘‘幽兰’(《荷渚兰萱图》)……”(见夏衍《西湖春晓——关于的续编》)他们或赏其形,称奇赞妙;或吟其味,品高论尚;或颂其德,怀古伤今。“梅香雪月交光处,蕙草春风写恨时”(宋·黄大临《浣溪沙》),对兰的咏叹往往与梅、菊并提,可见它在文人眼中的地位。

然而,在宋朝以前,无论是诗还是文,都少见关于兰的记载。《礼记•聘义》中有“芳草美人”的典故,或许可以找到一些线索——“圣人南面而坐,舜进见焉。曰: ‘敢问何谓仁? ’曰:‘ 其形色如芳草然,故谓之仁。’”宋代苏辙注曰: “言圣人之容,温然而洁,润泽而有光彩,观者乐之。若芳草地,人履之而知清洁。此仁之所由名也。”这里将“仁”比喻为青青芳草,清新隽永;将“礼”比之为皑皑白雪,严正端肃。

也许,古人用“芳草地”来比拟“仁”和“礼”,与后来的“梅香雪月”一样,是为了强调它们的共同特征:洁净。 同样,后世用“香草”、“香花”指代品德高尚的人;用“流芳”、“逸臭”形容善恶之迹,似乎都在延续着这种古老的表达方式。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