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姓是不是贵族?

公娅华公娅华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霍家可没有“前朝”血统!但说霍家没落,还真有点冤枉。 霍家的没落在汉唐之后,原因也和大多数汉族士族一样,是因为门阀制度。门阀制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特有的产物,这个制度让拥有家族世袭政治权力的人,和寒门出身的文人之间出现了不可逾越的鸿沟。

虽然从汉朝开始,就有所谓“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的说法,但是门阀制度的严格程度还不是一般强。比如三国时的曹魏,皇帝明文规定宗室、虎贲、羽林诸将不得娶高门子弟,不然就夺爵。南朝时刘宋明令禁止中州(淮泗一带)人做三公。北魏时鲜卑化的汉人高肇,就是因为是沛国武阳(今徐州)人,被魏宗室斥责为“市道小儿,安敢陵犯天子”。后来北魏迁都洛阳后,为了促进鲜卑化和华北本土士族的联系,还鼓励鲜卑贵族和汉族高门通婚。

北周武帝时,鉴于关陇贵族大多和汉族高门联姻,甚至有“胡汉一家”的说法,于是下诏严禁此事。可见到了隋唐之时,这种风气还是存在的。至于宋朝,因为重文轻武,门第观念反而淡了很多。元代以后,这些玩意儿也就慢慢消失了。 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中原汉族士族的代表,霍家在东汉末年就已经非常显赫了。《后汉书》里记载的霍氏始祖光武帝的大舅子邓训的儿子邓弘,封西平侯一事,和这一时期的“非宦者不敢称侯,无功不封侯”的规定来看,这霍家确实是有实力有底蕴的高门。

到了唐朝,虽然已经不存在门阀制度,但这并不妨碍出身河东霍家的女皇帝武则天大封父祖,把霍家推向全盛。唐中晚期,由于对外战争增多,武人势力抬头,文官地位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武人的出身地成为了他们荣誉的象征——比如“老卢”卢杞是相门世家,他的老家河南府洛阳县就被称作“相门”;而河北贝州王承嗣,因为先人曾做武官,他的家乡贝州就被叫做“武官”。

另外,我们看看《新唐书》对河东霍家的评价也可以管中窥豹——“自是高氏一代,威权震俗,莫之敢犯。” 综上而言,至少到唐代,霍家是代表的中原士族中的顶天立地的豪强。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