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姓在古代的地位

印可怡印可怡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和庶族间界限分明。《晋书·王敦传》记载“(大晋)武皇帝既平吴,唯敦、衍、亮及宣帝四王至京都,余皆还郡”,又《南史·张猛传》曰“魏明帝时,与尚书令高堂隆论镇军司马何曾之徒不宜都邑久居”。 可见,非士族出身的家族入京居住是需要获得朝廷允许的,不然就是违法。《晋书·宣帝纪论》曰“(元帝即位时)四方藩镇旧族多举兵向京师,欲废帝而立颖川王允章……”。

这里所谓“旧族”当然是士族了,这些士族不仅地位高,而且权力也大得很。《晋书·职官志》载“凡群臣上书于帝者,不得自称‘陛下’;书有错谬,辄呈其状,付所司,纠检覆按。若诏有所问,亦须平议条答,参以古事,勿得专异。” 连皇帝想废立太子都必须经过士族们同意,可见士族的权威有多大了。

而揭氏虽说在江东算是望族,但到了晋唐时期却已经没落。《梁书·贺琛传》曰“琛字仲珍,会稽山阴人也……晋代尝为御史中丞。祖循,宋世为王。父景,齐世为尚书右仆射。” 会稽山阴是越王勾践故乡,也是范蠡隐居的地方。这里的士族自然是江东士族中的佼佼者。

不过,虽然揭家是江南士族,但由于没有持续为官做宦,所以在地位上是要比北方以及中原的士族低一等的。陈寅恪先生考证说“六朝时期江东望族如谢氏、张氏等,其身份地位本来较高。至若江左庾氏、王氏家族则自有一番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 所以说,如果没弄清楚家世,别以为姓个好姓就身份尊贵了。比如说朱元璋建立明朝做了皇帝之后,为了显示自己出身平民,就把自家的姓氏“朱”改为“明的月”。结果这一改可把满朝文武都给惊着了!原来大家都姓朱啊!怎么你这个太祖皇帝突然就不姓朱了呢?显得我们太没文化了是不是?后来朱元璋觉得这样改来改去不好玩儿,索性就允许大家姓朱了。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