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的别名叫什么?

羿香桃羿香桃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先秦时期,国君通常有上、下两个称呼。这里的“上”不是指帝王将相的意思(这个“上”在春秋战国时也是尊称);《礼记·檀弓》孔颖达疏:“王者父天母地,为天在上为君,故称上。”这里的“上”其实是指国君居住的地方。也就是说,国君以国都所在为居处之地,而称该地为“上”——因为古代天子、诸侯的国都以京师、首都之名命名。如齐之“齐”、郑之“郑”。 那么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的“上”在哪里呢?《史记·越世家》载,勾践三年(前508年),吴伐越,败越军。“败之于檇李。”“檇李”即越王之城。《史记·吴太伯世家》载,夫差九年(前496年)越王勾践伐吴,被夫差败于檇李。又载五年后,越王勾践复伐吴,又被夫差打败于檇李。可见“檇李”就是吴王和越王的“上”。

但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檇李”不是地名,而是古城名。而且此城所在,诸书所述不一。唐司马贞补注《史记·秦始皇本纪》引张守节言:“檇李,地名,越王自号曰‘檇李’,亦越地也。”(按,张守节《史记正义》引唐李善注《春秋》曰:“檇李,越地。”)然而宋代苏辙作《龙川略志》却云:“龙川谓古之龙川郡,今为饶平县。旧传越王尝败于此,自号龙川君。”明代方孝孺作《越城纪事》亦曰:“吾越之为国,城十有二。自范蠡始筑会稽,句践徙居上虞,而有馀姚、诸暨、嵊、新昌之属。晋初,有永嘉郡;南朝宋、齐之间,有余姚郡;梁天监四年,始置绍兴府。然则今日之越城,乃晋永嘉郡城也。其地在故县之东南一里,有晋永嘉太守谢裒之墓。”(引文中的字均为笔者所加,以示地名变化之线索。)

由此可知,“槜李”或“檇李”并非固定的地理名称。它可能指的是越王所在之处,而越王之所在,则是随着王朝兴替而变化。比如勾践之时在檇李,夫差之时可能在苏州,而鲁哀公十一年(前任越王之孙永寿)之时又在会稽——也就是今绍兴。所谓“檇李”,其实就是“越王之邑”的省称。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