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姓在古代的地位

毕雨珊毕雨珊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普”是周王朝国姓,周武王封弟弟周公旦于鲁地,周公之子伯禽就任鲁国第一任国君。《左传》中就有鲁公伯禽“以公姓赐之”的记载。 春秋时期,晋国的国君姓姬。到献公时,他采取联姻方式,娶秦穆公的女儿为夫人,并生下了儿子奚齐。为了继承问题,太后狐姬又采用人工授精的方式,将骊姬生的公子重耳养在宫中。后来重耳即位成为晋文公,而奚齐则被立为太子。但太子地位最终没保得住,文公死后,奚齐继位,后被大臣所杀。

文公另一儿子桓叔姬饶同秦穆公联合讨伐杀害了太子奚齐的大臣,重新扶植起太子重耳。重耳即位的第二年,便将哥哥桓叔姬饶召回并赐给他一条河作为封地,从此称“晋惠侯”。这样,由于天子直接分封给晋国一块土地,所以晋国国君的姓便由姬改为晋。 需要指出的是,史书所称的晋国国君“氏”其实应为“姓”。因为古人“姓”“氏”不分,并且“姓”的家族含义要大于“氏”。

到了战国,晋国君主的姓又发生了改变,变成姬姓赵氏。这是因为晋靖侯十二年(前490年),晋靖侯被封为赵城侯。为了与晋国国君的姓相区分,历史上称之为“晋灵公”。 西汉初期,汉文帝将妹妹平阳公主嫁给晋厉公的儿子晋哀侯。按照汉代制度,皇帝之女称为公主,而诸侯王的女儿则称为郡主。为此,史书上称平阳公主所做的一切均为“尚”,即以公主身份嫁予诸侯。这样,晋哀侯就被称为“晋哀公”或“晋公孙哀”;他的儿子晋侯缗则被称为“晋侯缗”;而公孙哀去世后,其妻平阳公主则与夫合葬一处,人称“昭灵夫人”。

从晋哀公开始,晋国国君的姓氏再次发生变化。这是因为晋哀公的父亲晋厉公名义上是周王室的同姓诸侯,但实际上却是汉朝的异姓诸侯王——他的母亲是汉文帝的姐妹。根据汉制,晋哀公的称呼应该为“晋王哀”。但历史对此并不认可,人们还是沿用旧制称其为“晋哀公”。 汉宣帝时,朝廷下诏令诸侯王不得称为“公”。汉武帝时期的“平津侯”晋昌改名为“平津侯武”;新莽时,改“武”为“王”。

东汉光武帝时,恢复西汉制度,规定列侯不得称“王”。汉晋之际的某些晋侯爵位者只能称“侯”。如三国时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封汉献帝玄孙曹玹为高陵侯,史书称其为“晋侯玹”。晋代以后,世袭爵位的皇族成员大多不再拥有领地,因此他们的爵位一般由朝廷授予,不再由周天子直接任命和分封。这种情况下的爵位,史学界又称其为封号。所以,晋侯的爵号又多了一个“晋王”的称号,也就是“晋王哀”的意思。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