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绣之一的蜀绣的历史故事

汲云凡汲云凡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出生在成都,却长在北方,从小学起便与蜀绣结下不解之缘。 我的外婆是地地道道的成都人,年轻时学绣工,靠着一手好绣工养活一大家子人。听外婆讲,她那时进的是“广聚号”绣坊,专门给达官贵人、富商巨贾绣制衣帽、枕套、扇袋、荷包等小件生活日用品。

我小时候最爱听外婆讲故事,尤其是关于蜀绣的,我总能听得如痴如醉。 我记得最清晰的一个故事,讲的是“薛涛浣笺”的故事。 唐朝时,在成都一带,流传着这样一首诗:“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这诗句描写的就是成都著名景点——锦江水色和远处的玉龙(雪山)。这首诗的作者就是唐代大诗人、文学家苏轼。

传说苏轼被贬官到四川时,曾和一位叫薛涛的女诗人相爱,并写下许多流传千古的诗篇。但他们的爱情并没有结果,薛涛最终离开成都,沿锦江边而下,在江中洗去笔迹,表示永不复还,以示对爱情的坚贞。后来人们就把薛涛洗过的江边命名为“浣笺溪”。

还有“文君当垆”“司马相如琴挑”的故事。这些脍炙人口的故事,都发生在成都或跟蜀绣有关。 到了宋朝,蜀绣在工艺技术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宋人赵彦卫所著《云麓漫钞》中记载了当时蜀绣的发展状况:“蜀绣彩丝细密,细腻轻俏。”

据说宋朝时,皇帝每年都要把绣品作为礼物送给自己喜爱的妃子,而皇后则要用蜀绣做鞋面,为皇帝亲手刺绣鞋子。 到了元朝,尽管战乱不断,但蜀绣依然蓬勃兴盛。明史《四川考》载:“蜀中妇女多能绣羽衣、画帛,为闺中之雅戏……” 直到今天,在成都的一些农村,仍然可以看到背着绣花筐的妇女走街串巷,她们大多是绣工的师傅或传授技艺的人。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不少姑娘从小就会绣制各种精美的刺绣品。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现代工业的迅猛发展,传统的手工业逐步走向了衰落,现在能够坚持纯手工制作蜀绣的人已经不多了。但在2013年,中国非遗文化传承人们,终于实现了用现代科技让“活化石”重现生机。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