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将羊祜的历史简介

晋楠蕾晋楠蕾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羊祜(hù)(221年-278年),字叔子,泰山郡平阳县(今山东泰安西南)人。西晋将领、文学家。 魏明帝太和四年(230年),随父羊陟官拜太子舍人,后升任散骑侍郎。曾奉命出使东吴,往返途中,他均访问了当地名士,因而深得民心。回京后,又被授予左中郎将等官职。

晋武帝即位后,羊祜担任尚书右仆射,兼司徒。咸宁三年(277年),率军平定杨亮叛乱有功,进封南阳郡公。 太康元年(280年),授任征南大将军,领南中郎将,率军攻吴,因疾还京师,不久病逝于途中,谥号“成”。 《晋书·列传第三十四》记载了他的文学才华: “祜世承冠冕,幼好学,博涉典籍,文采风流,有名当世。”他的诗作今存五首,内容多描写自然景物,风格清新秀丽。其中《赠白马王彪》一首,感情真挚饱满,语言质朴无华,在唐代被诗人李白誉为“千古绝唱”。其和乐府诗《陌上桑》则被后代文人推崇备至,广为流传。

作为三国归晋的标志性人物之一,他对西晋灭吴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史书对他伐吴的评价并不高。 唐太宗李世民评价他说: “此人心存汉室,才略可计。但恐不伐东吴,吾终夕不安。” 唐朝宰相房玄龄等编撰的《晋书·宣帝纪论》指出: “秦凉二州,号称形胜,二州之众,百万生灵,岂不思蜀!”显然是把伐吴之责推给了前秦王苻坚和汉王刘渊。

北宋司马光批评灭吴之战说: “羊祜深以为耻;至于权轻势弱,无堪军任者,乃求为益州刺史以避祸。夫以羊祜之有才用,当天下三分之际,虽欲自全以待其主,岂可庶略而轻脱如此?是以身死国亡,遗臭无穷。可为深戒。”

南宋李心传说得更苛厉: “晋武之所以能并吴者,二子之功也。然吴主孙休时,吴人之忧不在吴武之不克,而在中原之未复。故杜预曰:‘吴亡,非徒一豫州而已’,盖豫州取淮北而吴已蹙矣。然后师次于荆,吴气沮丧,于是两路进攻,江南瓦解。是知平吴之役,豫州为第一功,仲祖为第二功,侯君亲为第三功。”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