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菊是什么形状?

杜连荣杜连荣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雏菊,学名:Bellis perennis L. 英文名:Garden Daisy 别名:春末夏初之晓晓暮暮、朝阳草、日暮草、马先蒿、百园花、英仙座、狮子头、臭菊花、驴耳花、毛头菜等。 为菊科雏菊属植物。一年生草本,高15~90cm。茎直立或基部匍匐,圆形多棱,无毛或被微柔毛。叶互生;基部叶花期枯萎;中部叶倒卵形或披针形,膜质,两面有乳突,有柄;上部叶渐小,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顶端长尖,基部楔形,半抱茎。 头状花序单生,直径6~8mm,具短梗;总苞半球形,总苞片多层,覆瓦状排列,外层总苞片短,内层总苞片极内凹,背部具脊,绿色;边花雌性,全部发育良好,浅黄色,花冠管状,喉部具5个鳞片状的附属物,裂片5,三角形,全缘或有疏齿;中央花雄性,淡红色,花冠筒状。瘦果狭圆柱形,具3纵棱,顶端渐尖成细长锐尖的尾状突起;冠毛白色。花期3~7月。 产全国各地。生于荒地、田间、路旁。分布于欧洲、亚洲及北美洲等地。 目前我国各地普遍栽培,供观赏用。

【药理作用】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大肠肝菌等有抑制作用;对绿脓杆菌、卡他霉毒、肺炎双球菌等有杀灭和抑制作用。

【化学成分】 主要含山柰酚-3-葡萄糖甙(quercetin-3-glucoside)、槲皮素-3-葡萄糖甙(quercetgin-3- glucoside)、金丝桃甙(hyperin)、异鼠李糖(iso-rhamnose)、β-谷甾醇(β-sitosterol)、豆蔻酸(myristic acid)、棕榈酸(palmiticacid)、月桂酸(lauric acid)、肉豆蔻酸(myristyl alcohol)以及十五烷(pentadecane)、十六烷(hexadecane)、十八烷(octadecane)等。

【生理特性】 (1)抗菌消炎:通过刺激白细胞,使其释放抗感染物质而起到抑制细菌的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卡他球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绿脓杆菌、乙型链球菌、奈瑟氏淋球菌也有抑制作用。

(2)抗氧化:可清除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对DPPH·具有抑制作用,因此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

(3)免疫调节:可显著促进小鼠脾脏、胸腺重量增加,提高血清中溶菌酶含量,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淋巴细胞增殖活性。

注意:虽然中药的作用机理比较复杂,但是目前的研究表明,多数中药都具有多靶点的生物学效应,即同一味中药往往可以通过多条途径来发挥其保健功效。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