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是什么啊?

家曼哲家曼哲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原题问的是“中国为什么没有欧洲那种有故事有历史感的建筑”(注意,原文是“没有一种像欧洲那样的具有历史感、故事感甚至悲剧色彩的建筑”)。我修改题目和描述后问了同样的问题——中国的庭院为何没有像欧洲的那种具有历史感和悲剧色彩的建筑? 首先我想说明一点,中国也有具有历史的建筑和景观,比如故宫、长城;但它们不具备欧洲古典主义园林那种特定的“历史感”“悲剧性”或“故事性”。原因是多方面的,且值得认真研究的议题很多,例如中西方文化传统不同、中西方历史境遇各异以及中西方现代性进程的区分等。不过,如果仅仅说“中国的庭院没有欧洲的那些具有历史感和悲剧色彩的建筑”那倒是事实——“我们的传统里缺少产生这种建筑的土壤”。我修改了问题,把“为什么”改成了“为何”。

我的问题是存在明显主观性的,因为判断一个事物是否有其另一事物所独有的特点,往往是需要客观标准的。然而,“具有历史感”“悲剧性”“故事性”这些特征其实是很模糊的,它们无法用明确的尺度去衡量。 所以我只能说中国是缺乏产生这类建筑的现实需求,而无法否认此类建筑在西方产生的现实意义。于是我们就会看到这样的局面:在中国,所有的一切都要以方便、实用、效率为第一原则,而所有的建筑都必须无中生有地强调其功能性;而在欧洲尤其是中世纪,无论城镇乡村的所有建筑都是为了宗教或者世俗的生活而服务的,因此他们会在建筑的外表去努力表达建筑本身的功用与居住者身份。

为了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来看两个例子:一个是苏州的网师园,一个是法国的外省小城Chavaniac-Lafayette。 网师园是典型的传统中国私家园林,主人是文人,建筑的功能主要是供闲居与娱情遣兴的;我在拙文《苏州古典园林》里有详细的介绍和分析,这里不再赘述。我可以负责任地说,网师园的建造者是费尽心机的,从布局到构造到装修,没有一处不是花费心思的,尽管它们可能不是昂贵华丽的。

再来看另一个例子,这也许是更能说明问题的:这是位于法国西南Chavaniac-Lafayette一座并不著名的教堂的正面。这座教堂于1860年落成,今天看起来似乎很普通,但在当时却是一座极具现代精神的建筑。 这座教堂是为离散的教友而修建的,所以它的功能是宗教的——集会和做礼拜。

它由一位富有而又特立独行的女士出资兴建,建筑师是一位来自布列塔尼的平民工匠。据当地的史料记载,这位建筑师采用了非常现代的手法去建设教堂,他使用了大量当地出产的石材,并尽可能减少木材的使用量(后来他被教会制裁,禁止参与任何教堂建设)。这座教堂有一个极为现代的特征:它没有后门(便于聚会时进行管控),也没有正面大门(符合当时流行的广场式建筑风格),唯一的出入口是在侧边。

教堂里没有华丽的花窗玻璃,只有光秃秃的石头墙面,据说是为了避免偷窃珠宝。教堂里的座椅是用钢板做的,因为当时还没有出现优质的金属材料。 这就是一座完全按照功能与实用主义原则建造的建筑,它毫无美感而且让许多当地人感到厌恶。但这座建筑确实很好地满足了它的宗教功能和当地人的需求——直到20世纪初。

这座教堂的正面虽然看起来平淡无奇,但它背后却有着一段动人的爱情传说:1943年的圣诞节前夕,一名年轻的女子来到这座教堂向神父忏悔她即将犯下的罪过——她是德国占领法国期间支持抵抗运动的地下组织成员,她的任务是偷运武器给抵抗战士,而圣诞节前夕她将要偷运一批军火。她对神父说了谎,谎称她要嫁人以便获得进入教堂的机会(当时的教堂都是神圣不可亵渎的)。她希望能在自己的家乡被人称作“光荣的寡妇”而非“可耻的叛国贼”。

就在她进入教堂之后,她的情人也跟随而至。原来他是驻法德军的装甲车驾驶员,也是抵抗运动的一名成员,两人原定在圣诞节庆祝节日的同时实施偷运军火的计划。但是,令他们意想不到的是,当他们回到驻地打开仓库门的时候,发现里面已经被盟国的飞机轰炸得一片废墟。

他们的计划落空了,而那个圣诞节,他们却不能在一起度过。几年以后,女孩在异国他乡英年早逝,情人则退役回到家乡,从此再也没有机会相见。 我讲述这个有些感人的爱情传说并不是想证明网师园或Chavaniac-Lafayette哪个更优越,而是想说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人们会有不同的需求和愿望,并且会为此而努力。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充满血泪和苦难的历史,在这段日子里,人们最大的需求就是摆脱被压迫和被剥削的地位,因此任何有利于这个目标实现的方案都是值得付出的代价。而相比之下,欧洲虽然也曾遭遇苦难,但它们的近代史并非那么血与火的味道十足,所以在追求现代化的时候就没有中国那样急迫。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人们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也会产生新的精神和文化生活需求,从而为了新需求而努力去构建它们。所以就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各种各样的建筑。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