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培养梅花精神?

温棋温棋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中国古人很早就发现梅花的耐寒特性,在严寒的冬季里,百花凋零,唯有红梅傲雪,于是赏梅成为了冬天里人们喜爱的活动之一,也由此引发了人们对梅花及其相关文化的关注。 最早记述梅的文献可能是在先秦时期的《诗经》,书中有多首提及梅的诗篇,如《小雅·楚茨》中的“迎梅呈俎”、《大雅·云汉》中的“倬彼云汉,昭回於天,冕旒濯濯,武夫濯濯(意指君王穿戴整齐,威风凛凛)”以及《魏风·园有桃》里的“园有梅兮,其实之肴”“夭而红兮,其实七兮”等,这些诗句大致描写了周朝祭祀时以梅为祭品或摆上餐桌当佳肴的情景;此外还有屈原的《离骚》中也提到了梅:“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这些早期的记载都表明梅在古代就已经是重要的植物类观赏花卉并常被用以宴请宾朋。不过那时候的梅并非现在这个样子——原始野生梅树多丛生于阴坡,树干弯曲、姿态古拙,树皮鳞片状脱落,枝干上有刺,叶片薄且色泽浅淡。

到汉代,梅已成为宫廷苑囿和达官贵人庭院中必不可少的花木,《西京杂记》中记载西汉宫女手执梅花灯玩耍的场景:“作蜜饼如梅花。插竹筒中,状如蜂糖,白色,名曰『蜜梅花』。”同时期的另一部著作《南方草木状》也有关于“梅花”的记载:“梅花,南朝花也。树小,树身出高数尺,绿叶红花,繁丽可爱。今所在人家,不能广植。”在汉代的江南以及汉朝统治下的北方人眼中,梅是一种“南朝花”,而且不是大树,枝叶不大,但开花很多,颜色淡红,颇为好看,但不适合栽种。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梅树的种植和赏玩进一步普遍开来,当时文人和名流都喜欢在花园、庭园中置办梅竹,并在冬天围炉赏梅,煮酒谈诗。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刘勰就在他的名著《文心雕龙》中详细阐述了寒冬赏梅的重要性:“岁将暮,时序入腊,冰霜坚至,悲哉!万物摧挫,而梅杏芬芳,椒桂郁烈,此又气味之殊者。”在他看来,冬季除了万物凋零之外,也有梅花吐蕊、椒桂溢香的时节,所以虽说是“岁暮”,其实也并不凄惨。

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出现了杜甫、白居易、王维、李白等无数伟大诗人,他们对梅也有自己的感悟。其中杜甫的《梅花绝句》写得最为传神:“东郭先生早晚归,孤村芳草远烟横。故人何惜残杯冷,留得余香送我行。”他写的是一位姓独孤的人家在村子的东边种了一棵梅树,到了腊月,梅花盛放,远远望去一片雪白,十分惹人喜爱。东郭先生的住处远离尘嚣,环境幽静,可惜这样美好的地方没有留住他,他还是离开了,只留下这首诗供后人回味。

宋朝以来,文人雅士赏梅、咏梅成了一种风气,他们不仅会在隆冬踏雪寻梅,也会选择在春秋两季赏梅。宋代苏轼就是一位喜欢赏梅的文人,他还写下这样的诗句来赞美青梅:“梅香绽,青盐显。更团栾,还依旧。美蒸熏,清馥郁。”[2]南宋著名诗人林升还特别写了一首题画梅的诗给一位叫“元章”的画家,赞颂他画的梅花:“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料想花魂应寂寞,一枝斜插水云端。”[3]

元代以后,文人对梅的鉴赏逐渐走向庸俗化,开始追求“色、香、韵、姿”俱全的“绝世佳人”一般的梅花,出现了“曲中无梅稿,壶中有春风;玉笛吹一夜,枝上露华浓。”这样的诗句。同时也有人坚持风雅的审美标准,比如明代文学家张岱就认为只有“淡妆”的梅花才是最美的:“淡妆尤妙,密萼繁花,素妍淡秀,不假雕琢,自是风情万种。” 清朝乾隆皇帝也是一位爱梅成痴的文人,他在京城御园里种下数百株红梅并多次在冬春季节亲临观赏,留下了许多称赞梅花的风雅诗句:“冰肌玉骨拥晴雪,火树银花着晓霜。”——他竟然把梅花的冰清玉洁比喻成冰雪中绽开的红梅!——“晴雪初消野老庄,轻烟漠漠覆池塘。”“瑶池香气散幽芬,仙苑红云捧艳阳。”“万树摇空花影乱,一窗透白月痕低。” 时至今日,我们在这个寒冬再次读到这些美丽的诗句,仿佛可以闻到从字里行间飘出的淡淡墨香和新春的梅香。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