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材为什么不如国外的好?

左恩鹏左恩鹏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大学教学大纲制定者并不是教师,而是各个系部的领导(教授一般是系部门主任),他们制定教学大纲的思路并不完全来自于教学一线教师的建议,很多时候来自于对本校本专业的认知及对未来的预判。因此就会出现教学大纲制定得很完美,但教学内容与实际情况严重脱节的现象。比如说很多学校开设计算机专业,那么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程必然是C语言程序设计和数据结构。但是这两个课程的讲授内容和深度必然会根据学校的定位、师资的配备以及学生的情况有所不同。比如说同样是C语言,对于计算机系的学生可能讲授的内容就是C语言的标准语法和基本数据类型,并且配合一定的实验操作,让同学能够编写一些最简单的C语言程序;而对于非计算机系的学生,可能只会讲C语言的编译运行流程,简单的人机界面编程,并且不安排上机实验。因为后者本来就是非计算机专业,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数据类型就够了,没有必要深入去学习那些代码复杂的算法。所以说同一个“C语言”这门课程在不同的学校甚至不同的老师的讲解下会完全不同。这也是国内大学教育难以适应个性化的原因之一。

国外的教育是注重因材施教的,而我国的教育是注重削足适履。所以无论我们多么努力,最终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总是适用于大众化的统一标准,很难有适合个体的特殊人才。 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在中国上大学,你很难找到完全没有水分的教科书。国外的教科书虽然也有很厚的,但是你翻开来看里面绝大多数都是图片或者是举例说明,真正需要记忆或者计算的内容并没有多少。而且每本书都有配套的教学课件,老师上完课之后把课件发到学生的邮箱里就完事了。而中国大部分高校现在依然还是在使用二十年前的陈旧教学方法,老师讲课的内容80%以上都是抄教材,然后课堂上90%的时间用来检查同学们是否记笔记,课后90%的同学用来复习笔记。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